聯創工具

災害損失

災害損失

台灣因地理位置特殊,經常受颱風等天然災害侵襲,導致個人或營利事業蒙受財產損失或營運中斷等不可回復之災害損失。若因天災造成實質損害,納稅義務人得依相關規定申請各類稅捐之減免,包括: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房屋稅、地價稅、娛樂稅及使用牌照稅等。

災害損失 閱讀全文 »

A high angle view showing IRS tax forms with pencils, ruler, and magnifying glass for financial planning.

綜合損益表分析工具

綜合損益表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關鍵文件之一,用以揭示公司在特定會計期間內的營運成果。該報表詳實列示收入、銷貨成本、各項營業費用,並最終計算出當期的淨利或淨損。透過損益表,管理階層得以評估營運效益,投資人與債權人也能據以判斷企業的獲利能力與風險狀況,是理解企業財務體質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綜合損益表分析工具 閱讀全文 »

Detailed image of a server rack with glowing lights in a modern data center.

購買節能電器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

依貨物稅條例第11條之1規定,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六月十五日起至一百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購買經經濟部核定能源效率分級為第一級或第二級之新電冰箱、新冷暖氣機或新除濕機非供銷售且未退貨或換貨者,該等貨物應徵之貨物稅每臺減徵稅額以新臺幣二千元為限,並按電冰箱冷暖氣機除濕機減徵貨物稅稅額表規定減徵之。

購買節能電器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 閱讀全文 »

評價

有關評價之獨立專家合理性意見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若涉及重大併購、關係人交易、私募有價證券、股權交換,或降低重要子公司持股比例超過一定門檻(如10%)以致喪失控制權等情形,通常會聘請第三方獨立專家提供合理性意見。此類意見係基於專家的專業分析與判斷,針對交易條件(如交易價格)提出具體結論,供公司董事會或特殊功能性委員會於決策時參酌。合理性意見書不僅有助於提供外部客觀觀點,更能強化董事履行忠誠義務之正當性。
在進行評價時,獨立專家會依據標的之產業特性、營運狀況與可取得的財務資料,選擇適切之評價方法。常見的評價方法包括市場法、收益法與資產法,各自適用於不同性質之標的與交易結構,藉此合理估算其公允價值。

有關評價之獨立專家合理性意見 閱讀全文 »

出進口登記

出進口廠商登記

當公司完成設立登記,若營業項目包含進出口業務,就必須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辦理進出口廠商登記。許多企業希望拓展海外市場、提升業績,進出口業務往往是實現國際化的重要途徑。本文將說明進出口登記的基本概念、申請流程,以及登記後對企業發展的助益。

出進口廠商登記 閱讀全文 »

簽證服務

各類會計師簽證服務

會計師與記帳士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具備提供簽證服務的資格。無論是財務報導、稅務申報,或特定目的之交易處理,企業皆需仰賴具備獨立性、公正性與專業性的會計師進行確認與驗證,藉此建立企業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信任橋樑。本文將介紹各類會計師簽證服務的範疇與功能,包括財務報表簽證、稅務簽證、資本額查核、專案性簽證等,協助企業掌握在不同營運階段中可能涉及的簽證需求與實務應用。

各類會計師簽證服務 閱讀全文 »

投資抵減

申請適用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投資抵減應注意事項

針對113年度智慧機械、5G行動通訊系統與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的投資抵減措施,採用曆年制的企業應於1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完成相關申請作業,並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繳納期間內,向公司所在地的稅捐稽徵機關一併辦理租稅抵減申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預計自114年7月1日起統一進行審查。建議申請投資抵減的企業務必確認申報資料與附件憑證的正確性與完整性,以確保順利享有租稅優惠並避免影響審查進度。

申請適用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投資抵減應注意事項 閱讀全文 »

產業創新

產業創新條例_協助產業導入人工智慧、節能減碳及獎勵投資新創

隨著國際經濟局勢迅速變動,特別是在人工智慧發展與淨零排放轉型的全球趨勢下,政府為鼓勵企業加速轉型與升級,針對《產業創新條例》進行多項修正。此次修法重點包括:一、修正第10條之1,擴大投資抵減適用範圍並延長施行期限,以協助企業導入人工智慧技術及落實節能減碳目標;二、調整第23條之1與第23條之2適用條件,強化對新創事業的投資誘因,提升創新動能;三、因應全球對經濟安全與關鍵技術保護的高度重視,增修第22條及第67條之3,完善對外投資審查與管理機制,保障我國產業關鍵利益。

產業創新條例_協助產業導入人工智慧、節能減碳及獎勵投資新創 閱讀全文 »